行政區劃
宣化——“京西第一府”,位于北京西北燕山山脈腹地,是連接京、冀、晉、蒙的重要交通樞紐。東距首都北京150公里,西鄰煤都大同200公里,南依涿鹿“三祖圣地”40公里,北靠張家口長城28公里,總面積2013.65平方公里,轄10鎮4鄉313個行政村、7個街道54個社區,常住人口23萬戶54萬人。
【文化事業發展情況】公共文化設施。我區現有文化藝術中心,其中包括圖書館、文化館、劇場;14個鄉鎮文化站,7個街道文化站,下設278個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54個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文化站覆蓋率100%。群眾文化活動。2021年全年完成“七進”演出103場,發放文化惠民卡723張,文化惠民券2.7萬張。開展“三區人才”培訓144次,服務群眾1.2萬人。圖書館累計接待讀者42萬人次,辦證1.1萬張,借閱圖書約3萬冊,舉辦各類公益講座及活動544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截至目前,全區公布了三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60項。其中18項成功申報成為市級非遺名錄、3項申報成為省級非遺名錄。擁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傳承人1人、市級2人。
【文化產業發展情況】文化資源。全區有文化旅游開發價值的資源110多處。有區級以上文物保護75處,其中:國保單位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8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王河灣挎鼓;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柏林寺廟會、趄柳樹窗花、鐘樓的傳說、遼代天文圖等11個。文化企業。全區共有包裝裝潢公司7家,年銷售額為11726萬元;娛樂場所17家,年營業收入1000萬元;全區注冊網吧有29家,年營業收入達271萬元;全區共有22家印刷廠,年銷售額達到1438萬元;共有29家出版物零售店,年營業收入達160萬元;全區目前共有影院4家。
【旅游業發展情況】2021年,我區啟動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規劃編制工作,聘請“河北建瓴恒基城市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精心繪制覆蓋全域的體育文化旅游規劃底圖,目前已組織相關部門四次會審。桑干河大峽谷二期項目完成龍嘯飛車、美食廣場、飛瀑峽生態停車場擴建等板塊建設;假日綠島景區民宿項目已基本完成,新建特色民宿27間;天籟谷旅游度假區項目開園迎客;中醫藥文化特色街項目順利開街;飛鵬奧博實彈射擊場項目已投入運營;黃羊山文化園國防教育基地項目建設完成,并于7月成功承辦張家口市第一屆國防體育運動會;紅色張垣國防教育基地項目,已完成兩批近20件重要武器裝備的布展,內部景觀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截止2021年11月底,全區旅游接待總收入1.45億元,旅游接待23.6萬人次。
【相關榮譽】2021年1月張家口市宣化區文物保管所被河北省文化廳、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評為河北省文化文物旅游系統先進集體。2021年6月宣化區圖書館獲第八屆河北省圖書館服務創意方案競賽一等獎。2021年12月張家口市宣化區文物保管所“兩周時期(宣化白廟遺址)、宋遼金元明清民國時期(宣化下八里遼金墓)”被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評為重大考古發現。
自然地理
【氣候環境】 宣化屬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雨干燥:夏季短而炎熱,降水集中,光照充足;秋季秋高氣爽,氣溫迅速下降;冬季寒冷漫長少雪,常有劇烈降溫和大風。年平均氣溫8.1℃。一月是全年最冷月份,月平均溫度為-10.0℃,月平均最低氣溫-16.0℃,七月份是全年最暖月份,月平均溫度為23.4℃,月平均最高氣溫29.6℃;極端最高氣溫出現在2010年7月29日,為41.2℃,同年最低氣溫-28.2℃,年較差為69.4℃,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2010年1月5日,為-28.2℃,與極端最高氣溫出現在同一年。年平均降水量為350.0mm。
總觀有記載以來的境內氣候,明顯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冬季氣候寒冷、干燥、清爽和少降水。受較強冷空氣影響,常常強降溫。且因受蒙古高壓控制時間長,致冬季寒冷漫長,長達6個月。以平均低于0°C以下時期為嚴冬,境內嚴冬期則近4個月。二是春季處于大氣環流由冬季向夏季調整過度季節,冷空氣活躍,常常勢力很弱的冷空氣也會引起明顯的大風和強降溫天氣,是一年四季大風出現最多的季節。大風日數約占全年大風日數的40%。三是夏季炎熱短促,降水集中。夏季由于輻射增溫和冷空氣勢力的顯著減弱,暖空氣強盛,氣溫較高,但由于宣化的地理環境,使得氣溫日差較大,早晚涼爽。按平均氣溫高于22℃以上時為夏季,宣化夏季不足兩月。境內夏季降水較多,占全年降水的70%左右。且分布不均勻。以雷陣雨為主。四是秋季天高氣爽,氣候適宜。
(一)日照。宣化日照充足。4-9月,農作物生長季節,每月日照時數平均在250小時以上,年最多日照時數的1980年為3193.8小時,最少日照時數的2003年為2101.2小時。
(二)降水。宣化冬春季受西北氣流控制,多風少雨雪:夏季和初秋受偏南海洋暖濕氣流控制,雨水較多,一般年份在340毫米-400毫米之間。
(三)蒸發量。據宣化區氣象局資料,歷年平均蒸發量1906.8毫米。
(四)寒潮。寒潮主要出現在冬季,據統計,初日最早出現在9月8日(1967年),終日最遲出現在5月30日(1970年):風多亦是宣化氣候的顯著特征,受季風的影響,除降雨雪前刮東南風外,其余絕大部分刮西北風。近年平均風速在3.6米/秒左右。全年大風日為21天,分別為1月1天,2月1天天,3月2天,4月5天,5月4天,6月2天,8月1天,9月1天,11月4天。
(五)凍土深度。宣化土壤凍結期始于10月止于次年4月。土壤封凍期(指10厘米土壤穩定凍結)始于11月下旬止于次年3月上旬。耕作層凍結期(指30厘米土壤穩定凍結)始于12月上旬止于次年3月中旬。
【地形地貌】宣化區中央為宣化盆地,洋河橫貫將盆地分為南北部分。北半部通稱河川區。盆底邊緣至高山區之間,為淺山丘陵區,形成盆地之壁。淺山丘陵區,山丘起伏,溝壑縱橫,又間隔成若干小盆地。東北部有趙川盆地和東南高、西北低的龐家堡中低山地;中南部有平均海拔千米以上的深井高寒盆地;南端桑干河兩岸呈小珠串式谷地。山區、丘陵區占全區總面積的三分之二,盆地、河川區占三分之一。全區平均海拔900米,最高點鳳凰山海拔1997.1米,最低點顧家營鎮站家莊村東南部洋河出口處海拔560米,相對高差1437.1米。
【山脈山系】 宣化區境內山脈分屬三個體系,屬中低山。位于趙川鎮的鳳凰山主峰海拔1997.10米,為宣化區海拔最高點;位于龐家堡鎮的臥佛山主峰海拔1979米,為宣化區內第二高峰。
洋河以北境內所分布的山,屬陰山山系東端大馬群山延脈。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100多座。較出名的主峰有鳳凰山、娘娘山、轎頂山、大黑峰山、臥佛山、高泰山等。
洋河以南桑干河以北,所分布的屬陰山山系的熊耳山延脈。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有55座。其中有名的主峰,東側有黃羊山、塔山;西側有龍洞山、陰涼山、平頂山、大井山;南面有歪頭山。
桑干河以南的山,屬太行山北端小五臺山延脈。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有21座。分布在東、南邊緣的主要山峰有李連坡山、大疙尖山、馬家梁山和東黃花山、西黃花山等。
【土地資源】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數據,宣化區國土總面積2013.66平方公里。1.農用地1176.9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00.1平方公里,種植園用地86.76平方公里,林地541.65平方公里,其他農用地48.41平方公里。2.建設用地186.94平方公里,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60.48平方公里,交通運輸用地24.77平方公里,水利設施用地1.69平方公里。宣鋼企業占地17370畝。3.未利用地649.78平方公里,其中草地613.85平方公里,河流水面12.43平方公里,裸地8.22平方公里,內陸灘涂15.28平方公里。
全區耕地面積75.02萬畝(其中基本農田55.27萬畝),占全區土地面積的24.84%。
【國土空間規劃】加強生態空間管控,堅持以資源環境承載力平價為基礎,劃定生態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逐漸形成城市化地區、農產品主產區、生態功能區三大空間格局。到2035年全區劃定生態保護紅線417.78平方公里,占全區國土面積的20.75%;劃定自然保護地三處(河北黃洋灘省級自然保護區、河北桑干河省級地質自然公園、河北臥佛山省級森林自然公園)。堅決嚴守耕地紅線,永久基本農田2020年保護目標362.70平方公里,目前提交永久基本農田劃定面積為489.8平方公里。到2035年,全區初步劃定城鎮開發邊界119.5平方公里,其中城鎮集中建設區100.3平方公里,城鎮彈性發展區14.9平方公里,城鎮特別用途區4.33平方公里。
【礦產資源】我區探明各類礦產24種,目前已開采利用3類14種,其余10種礦產暫未開發利用。金屬礦產三種。1.金礦:探明金礦上表儲量80.14噸,占全市探明總儲量的56.10%,黃金金屬儲量2噸。2.鐵礦:“宣龍式”赤鐵礦探明儲量3000萬噸,年產量約為3.5萬噸;變質型二類磁鐵礦總儲量約為8000萬噸,年產量為269萬噸,現剩余保有儲量約為3259.84萬噸。3.鉬礦:探明鉬金屬儲量8.45千噸,年產量20萬噸,保有儲量(122b)1130千噸。非金屬礦產十種。1.膨潤土:儲量位居全省之首,上表儲量1.31億噸,蒙脫石含量平均在63%,高于平均工業品位(≥50%)。2.沸石:目前已探明上表儲量693萬噸,位居全省第三位。3.耐火粘土:上表探明儲量為4220萬噸,位居全省第六。4.磚瓦用粘土礦:保有儲量為1723.12萬立方米。5.建筑石料:凝灰巖保有儲量為437.85萬立方米;玄武巖保有儲量為106.88萬立方米;水泥配料用砂巖保有儲量283.11萬噸;片麻巖保有儲量為127.4萬立方米;輝綠巖保有儲量為85.9萬立方米;鑄型用砂保有儲量37.448萬噸。共計年產量約為185萬立方米。能源礦產一種。煤礦:探明儲量1.4億噸。煤質以煙煤為主,宣東煤礦探明儲量1.2億噸,現保有儲量1.06億噸,黑黛山煤礦、郭家寺煤礦還未開發利用。
【礦產資源整合重組】按照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切實做好礦山整合重組工作的通知》(冀自然資發〔2021〕16號)精神,我區已制定《關于礦山整合重組工作的實施方案》(宣區政辦〔2021〕63號),加快推進礦山整合重組工作。原我區參與整合的礦山有11家(其中鐵礦3家、石料礦8家),擬整合為馬家灣溝、賈家營斗溝、李大人莊、李家堡4個礦區。結合實際情況,現我區參與整合的礦山有10家(其中鐵礦3家、石料礦7家),擬整合為李家堡、華凌公司、賈家營—趙川一帶3個礦區,聚遠建材為單獨保留礦山(采礦證延續手續已上報省廳)。目前,3個《整合重組實施方案》已通過區、市各相關部門會審并經政府同意上報省廳,目前正在積極準備整合重組協議簽訂相關工作。原我區參與整合的11家礦山整合為4個礦區,單獨保留6家,最終礦山數量為10家。調整整合區數量后,我區參與整合的10家礦山整合為3個礦區,單獨保留7家,最終礦山數量仍為10家(其中金礦1家、鉬礦1家、鐵礦3家、石料礦5家)。調整后最終我區礦山數量保持不變。
人 口 構 成
全區擁有高中及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18萬人;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33.6萬人,占61.87%;城鎮人口40.9萬人,城鎮化率75.3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9個百分點。流動人口8.6萬人。其中,跨省流入人口為2.1萬人,省內流動人口為6.5萬人。
宗 教
全區共有信教群眾6720人,其中佛教1375人,道教 103人,伊斯蘭教662人,天主教3424人,基督教1156人。
農 業 農 村
全區耕地502平方公里,其中:高標準農田13.31萬畝。2022年我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27.7億元,同比增長1.69%。
【農業種植養殖】糧油種植。2022年,農作物播種總面積48萬畝,糧食作物43.1萬畝:其中玉米34.7萬畝、谷子4.2萬畝、馬鈴薯1.4萬畝、豆類0.6萬畝,其他糧食作物2.2萬畝;油料作物0.6萬畝。蔬菜種植。蔬菜種植面積3.72萬畝(包含復種指數),總產15.1萬噸;瓜類0.6萬畝,產量1.4萬噸。全區主要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蔬菜企業)18個,其中有4家專業合作社獲批綠色食品認證,1家專業合作社獲批有機蔬菜產品認證?,F有部級蔬菜標準園2個、省級1個,市級5個。畜牧養殖。截至2022年底全區生豬存欄167452頭,出欄335621頭;奶牛存欄15896頭,肉牛出欄11533萬頭;肉羊出欄240445只,禽出欄2029605羽,存欄1786548羽。肉類總產量42400.68噸,蛋類總產量16366.82噸,奶類總產量65173.6噸。全區現有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企業8家,全區部級示范場3家,省級示范場9家。宣化區葡萄種植主要分布于觀后、陳家莊兩個傳統種植村和江家屯現代葡萄產業園,現有葡萄種植從業人數900余人。其中:傳統種植區種植面積492畝,年平均產量160萬斤左右;葡萄產業園種植面積418畝(設施葡萄108畝;露天種植310畝尚未掛果),年產量約8萬斤。宣化牛奶葡萄,先后榮獲“河北名片”、“河北知名品牌”、“京津冀果王爭霸賽”金獎、“河北省十大林果品牌”、“元代貢品”、“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2013年被農業部、聯合國糧農組織相繼授予“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連續12年獲得“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品牌價值達到了20.61億元。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2022年全區累計清理焚燒生活垃圾17.4萬方,清理畜禽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1.69萬噸,清理雜物4200余處,清理農戶庭院3800余戶;累計拆除殘垣斷壁4484延米、破舊院落62處、破舊房屋82處,清理溝渠、坑塘975處,建設“小三園”50處;完成農村戶廁改造703座,公廁12座,摸排整改農村問題廁所4945座,問題公廁9座,并對205座傳統旱公廁全部進行了整治。年內完成美麗庭院創建2311戶,美麗庭院創建覆蓋率達68%;成功創建省級森林鄉村1個(柏林寺村);年內完成農村公路建設31公里,道路硬化6個村,全區農村主街道硬化率、通村道路通達率均達到100%。
【鋼鐵冶金產業】河鋼宣鋼主要裝備有高爐3座(2500m3×2,2000m3×1),轉爐3座(150噸×2,120噸×1),軋鋼生產線8條,焦爐4座。鋼鐵工藝裝備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具備年產鐵鋼材600萬噸的綜合配套生產能力,主要產品有線材、棒材、型材三大類。主要產品為線材、棒材、型材、帶鋼。2021年1-10月份宣鋼完成工業總產值160億元,營業收入176億元,主要產品產量生鐵、鋼、鋼材分別完成329萬噸、343萬噸、339605萬噸。2021年9月末鋼鐵生產工序全部停產。
【電力能源產業】全區電力企業主要有:大唐國際張家口發電廠、供電公司宣化客戶服務分中心、河北建投宣化熱電有限責任公司。
【裝備機械制造業】宣化裝備制造業的產值占到整個張家口市的20%左右。宣化區是全國知名的鉆機產業集群基地,目前全區鉆機生產及配套企業已發展到34家,形成了華泰、金科等龍頭企業,整機產品有潛孔鉆機、掘進鉆機、非開挖鉆機和錨固鉆機4大類、40多個品種,應用范圍涉及冶金、礦山、交通、航道、水電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
【冰雪產業】按照張家口市冰雪產業規劃,宣化區冰雪產業重點發展冰雪裝備產業及冰雪現代服務業。其中冰雪裝備產業主要集中于宣化冰雪產業園。冰雪現代服務業主要依托于宣化冰雪產業發展中心項目,屬于在談項目。已投產企業。目前宣化區已投產冰雪產業企業共3家,即河鋼集團宣工公司,主要冰雪產品為壓雪機,暫時未量產。宣化宏達冶金機械有限公司,主要冰雪產品為塔式造雪機旋轉支架遠程自動控制系統,已量產且入選冬奧會采購產品目錄;配套北起院的索道驅動及迂回裝置,已量產。張家口市科諾工程塑料有限公司,主要產品為可移動仿真冰板,主要在山東生產,宣化主要是其他塑料配件。宣化冰雪產業園。宣化冰雪產業園位于河北宣化經濟開發區京張奧園區,項目規劃占地3200畝,總投資80億元,致力于打造國家級冰雪裝備產業集群,創建國家級冰雪裝備制造產業示范基地。園區一期規劃600畝,投資15億元,已被列為河北省2018年重點項目。預計到到2025年企業總數達到40家,產值突破15億元,培育億元龍頭企業5-8個。宣化冰雪產業發展中心。宣化冰雪產業發展中心作為生產性服務區的核心項目,已建成兩棟建筑,合計34000平方米。該中心功能涉及冰雪產業服務業的多個方面,涵蓋展銷中心、進出口中心、電子商務中心、物流中心等20多個功能中心。目前,該項目正在與啟迪智能環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廣州力恩體育用品有限公司進行洽談對接。
擁有開發區建成區、北山園區、京張奧園區、南山園區、宣鋼轉型產業園、西新產業園6個成形的產業園區,開發區現有面積45平方公里,核準規劃面積8.5平方公里,現有注冊企業176家。2021年,開發區主營業務收入完成120.55億元,同比增長24%;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05億元,同比增長22%;財政收入完成4.6億元,同比增長24%;實際利用外資1243萬美元;進出口額完成3217萬美元。
深入實施“東出、西聯、北擴、南拓、中優”戰略,保護古城、疏解老城、建設新城,主城區面積拓展為42.2平方公里。形成了“四縱四橫”方便、快捷的城市道路網;建成了萬柳公園、西城垣公園等10余個大型綜合公園廣場、40余個街頭便民休閑游園綠地,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7.68平方米;先后完成了羊坊污水處理廠建設、姚家墳垃圾處理廠建設、城區集中供氣供熱改造、洋河南北污水管網、煤氣管網、供水管網建設改造等工程,極大地提高了城市承載能力;外環路的建設,使城市框架進一步拉大,“一河兩翼多組團”的城鄉發展格局必將使千年古城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新城。成功入選《環球時報》全國最具投資吸引力城市,并連續多年躋身全國最具投資潛力、全國最具區域帶動力中小城市“雙百強”。
社 會 建 設
【教育事業】宣化區教育底蘊深厚、體系完備。全區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27所(含民辦),其中小學98所,初中19所(含九年制學校2所),普通高中4所(含完中2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所(啟臻學校),職業高中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特教學校1所,青少年活動中心2所。在校學生74691人,其中小學36588人,初中24719人,普高10675人,職高2670人,特教39人。有各類幼兒園120所,其中公辦幼兒園43所(含校中園26所),民辦幼兒園77所,在園幼兒13766人。全系統共有在編教職工5511人。除主城區外設深井、洋河南、江家屯、賈家營、趙川、龐家堡6個學區。
(一)辦學水平情況。一是高中教育實現穩中有進。宣化區現有三所省級示范普通高中學校,是全市唯一擁有三所省級示范性高中的縣域。宣化一中連續兩年強基上線率排名全市第一,宣化四中實施集團化辦學,做大做強高中教育,在全市高中學校中迅速崛起。宣化二中強化特色辦學,側重發展藝體教育,為低分段學生兜底。啟臻學校順利實現招生,在全市形成了良好的吸引力和影響力。職教中心對口高考本科上線率連續保持全省領先地位,與海爾集團簽署智能互聯人才培養合作協議,共建張家口市唯一一家海爾智能互聯工程師學院,就業率實現100%。二是義務教育堅持全面發展。2021年被張家口市教育局授予“教育教學優勝獎”。全區現有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共21所,全國冰雪運動特色學校3所,全國奧林匹克教育示范學校5所,河北省冰雪運動傳統項目學校5所。三是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F有普惠性民辦園74所,占全區民辦園95%,惠及近9000名幼兒。加快城鎮小區配套普惠性幼兒園建設,已完成洋河盛景、旭日嘉園、新明軒、湖岸小鎮四個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并簽訂了移交協議。
(二)工程建設加快推進。2018年以來,累計投入資金1.7億元,完成學校新建、改擴建項目171個。其中,新建教學樓、綜合樓項目12個,維修改建工程159個,江家屯明德小學新建綜合樓、趙川小學新建工程、建國街小學1號和2號教學樓、四中東校區宿舍樓、二中藝體樓相繼建成投入使用。完成了濱河幼兒園和江家屯中心幼兒園兩所國辦園建設。引進啟臻學校項目,總投資9億元,占地約258畝,一期工程十棟教學樓,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圃園街小學、李家堡小學、鼓樓幼兒園、河子西中學綜合樓等工程正在積極推進, 全區辦學條件顯著提高。
(三)教學研修不斷深入。組織全區中小幼教師參加全員遠程培訓和中小學教師網絡研修、信息化骨干教師培訓、校園長能力提升等國培計劃實地培訓,實現了農村一線教師每兩年接受一次國培或省培的高端培訓目標。2021年組織開展全市小學教學工作研討會、“京冀名師工作室聯誼暨初中物理課堂文化建設論壇”、張家口市小學語文、英語優質課例成果展示等各層次教學研修活動20余次,成為全市教學改革工作樣板。加強教學交流,逐步實現農村學校與城區學校均衡發展。
(四)信息化建設持續推進。一是加強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入2891.19萬元,加強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全區擁有智慧學校4所,131個智慧教室,錄播教室61個,實現了全區學校寬帶覆蓋率,無線信號覆蓋率,班班通配備率,教師一人一臺電腦配備率,優質教育資源覆蓋率全部達到100%的目標。二是加強教育信息資源與平臺建設。建立宣化區智慧教育平臺,為學校設計制作疫情上報系統、晨午檢系統,使學校疫情防控工作更加科學。
(五)惠民政策全面落實。一是做好營養改善計劃、蛋奶工程和學生資助工作。全區共有73所學校實施了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和“蛋奶工程”。其中營養改善計覆蓋66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受益學生16277名。“蛋奶工程”共覆蓋7所城鄉寄宿制義務教育學校,受益學生2699名。2022年,共下撥義教寄宿生生活補、非寄宿生生活補、高中段三免一助1835.26萬元,共計22159人次獲得資助。二是“雙減”工作落地見效。課后服務學生參與率76.67%,教師參與率92.24%,達到了減輕家長負擔、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出臺《關于取締校外培訓機構及規范管理的通告》,整改規范了13家,取締了3家有照無證的學科類培訓機構,關停了4家無證無照機構。三是招生工作進一步規范。小學嚴格按照學區范圍、堅持免試、相對就近入學的原則進行招生。初中堅持對口升學制度。實行小學升初中班級分配抽簽制,12所小學的畢業班實行對口升入2所及以上初中學校。高中招生首次實行網絡平臺統一錄取,高中招生秩序得到全面規范。
【體育事業】 全民健身。實施“河北省全民健身計劃”,群眾體育有序開展。專業體育服務人才實現新增長。2022年培養非項目社會體育指導員180余人次,冰雪類社會體育指導員650余人次,截至目前全區共計社會體育指導員共計1900名,覆蓋所有鄉鎮、街道辦事處,實現每千人2名社會體育指導員指標。進一步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打造群眾身邊“15分鐘健身圈”。街道辦事處7個,下設54個社區,轄區內晨晚練活動點共80個,配有健身器等體育設施。競技體育運動。我區競技體育綜合實力、競爭力位于張家口市榜首,先后輸送了一批優秀運動員進入市級以上訓練隊,先后多次獲得國家體育總局、河北省體育局及市政府授予的“體育工作先進縣區”“先進單位”等殊榮。發展冰雪運動。2015年-2022年,新建萬柳公園人工湖建設總面積達到1.3萬平方米的室外季節性冰場。2020年建設室內仿真滑冰場館面積1600平方米,室內冰面面積520平方米。建設總投資逾1200萬元,其中建設投資420余萬元。積極推進投資14.5億元的宣化奧體中心項目、長平北路體育公園和國家級青少年冰雪學訓基地項目建設。連續7年開展“大好河山?激情張家口”冰雪季暨宣化區全民冰雪嘉年華活動。舉辦社區冰雪運動會61場,“冰雪大篷車”開展鄉村冰雪運動體驗42次。宣化二中是全國首家“冬奧運動學校”,宣化二中冬奧學校以全省第一的成績被評為河北省冬季項目后備人才基地。2021年配合省體育局做好農村學校輪滑鞋發放及使用管理工作。省體育局為我區40所農村小學配發了1149雙輪滑鞋,為農村學校開展冰雪運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體育場館建設。社會體育工作以區體育總會為業務指導,全區成立有20個體育單項協會、俱樂部,80個晨晚練點,推動各單項體育活動開展。全區擁有2處公共體育場館、1處區級全民健身中心,1處室內滑冰館,全區313個行政村、54個社區實現健身路徑全覆蓋率。
(二)各類體育協會。2022年以來民政已有注冊俱樂部11所,協會11所,新成立游泳俱樂部、瑜伽協會等。
(三)承辦品牌賽事。2008年奧運會后宣化區先后主辦、承辦、協辦,國際級、國家級、省級、市級、區級各級、各類、各項次成人、青少年競技體育賽事近300余項次。
(三)全民健身活動。宣化區冰雪運動推廣活動將持續升溫,完成4.2萬人實名注冊參與冰雪活動,23.7萬人冰雪體驗,冰雪運動進校園繼續實施全覆蓋工程,全社會形成月月有活動、冬季掀高潮、全年不斷線的四季冰雪活動機制。
【社會保障】
(一)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截至2022年1月,全區共有城鎮低保對象4840戶,6827人,月發放低保金270萬元;農村低保對象17691戶,24622人,月發放低保金620.8萬元。
(二)社會救助工作情況。全區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特困供養對象全部錄入了河北省社會救助管理信息系統,且每月的新增、變更等情況也及時進行錄入更改,確保系統內信息與實際發放人員信息保持一致,更新率達到100%。嚴格落實各項救助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家庭依規納入低?;蛱乩藛T助供養范圍,及時給予臨時救助,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
(三)就業。2021年我區開展了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民營企業招聘月等線上、線下招聘活動,共召開6場招聘會活動。豐富多彩的招聘會為求職者和缺工企業搭建了有益的橋梁。達成就業意向860人次。全區14個鄉鎮嚴格按照就業扶貧專崗管理制度,安排了40名就業扶貧信息員上崗。我區易地扶貧搬遷脫貧勞動力共961人,已就業288人(其中省外就業20人,省內就業120人,縣內就業148人)??招拇蹇罩寐?0%以上,共涉及984人(其中靈活就業834人,單位就業65人,公益崗就業84人,自主創業1人)。
(五)醫療保險。2022年度城鄉居民參保人數295543人。2023年截至目前參保291410人;職工醫保參保人數為174796人;異地就醫已成功結算1985人次,統籌支付2066.9萬元;全區離休干部和老工人共計105人,2022年審核離休干部和老工人藥費共計477.6萬元;截至2022年12月底,鄉村振興局系統內脫貧人口數共計9493人,個人繳費部分由財政定額資助,共計280.85萬元。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報銷后,建檔立卡脫貧人口政策范圍內的住院合規費用報銷比例達到94.08%。
【水資源保護】水資源基本情況。宣化區水資源主要來自大自然降水形成的地表水和自然降水、灌溉、排水滲入地下的地下水以及河流客水兩部分。地表水主要包括大氣降水和河道徑流兩部分,宣化區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2919億立方米,其中:地表自產地表徑流量為0.66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總量為年1.0138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可開采量為年均0.9019億立方米,地表水年徑流量為0.42億立方米。2020年,我區用水指標為13811萬立方米,地下水用水指標10511萬立方米。年度實際用水量為,農業用水量6409立方米、工業用水量4103.75立方米、生活用水量1385萬立方米。河流。宣化區屬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洋河和桑干河。按國家劃分河流的標準,均為二級河流。洋河橫貫區境中部,區境北部和中部地區的柳川河、龍洋河、盤長河、水泉河、大泡沙河流都是它的支流;桑干河橫穿區境南部,南部的各級河流都是它的支流。故全區自然形成了以洋河、桑干河為軸心的兩個葉脈狀水系。洋、桑二河東流區境后在懷來縣南部相匯注入永定河官廳水庫,往下成為永定河。我區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16條,均已納入河長制管理體系范圍。水庫。我區現有水庫6座,其中:?。ㄒ唬┬退畮欤ù笥?00萬立方米,小于1000萬立方米)4座,分別為常峪口水庫、海兒洼水庫、瓦窯頭水庫和里口泉水庫;?。ǘ┬退畮欤ù笥?0萬立方米,小于100萬立方米)2座,分別為柏林寺水庫、南溝水庫。地下水管理。宣化區水資源總量為13926萬立方米,其中地下水10780萬立方米,地下水可開采量9617萬立方米。區內非農用水戶41戶。
【環境保護】 空氣與水質量。2022年全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22天,同比減少11天;PM2.5年均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綜合污染指數3.92,同比下降0.5%。2021年,全區河流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總體達到70%以上,喪失使用功能(劣V類)的水體斷面比例小于10%左右,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且不出現反彈,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Ⅲ類比例總體保持100%,全區地下水質量考核點位水質級別保持穩定。大氣污染防治。大力推進清潔能源供暖,完成了138臺燃煤鍋爐淘汰改造任務。完成農村居民“電代煤”工程1387戶,清潔供暖改造面積15.2萬平方米。對全區“散亂污”企業開展了全方位、無死角大排查工作,共發現“散亂污”企業319家。開展“劍行動”對煤炭、鐵精粉等物料存儲轉運企業實施專項整治。對全區20家煤炭、鐵精粉攤點進行了強制清理,共集中清理煤炭20萬噸,清理鐵精粉56900萬噸;采取源頭高壓斷電、移交公安等措施,嚴格落實“兩斷三清”要求,共關停取締非法鑄造企業14家。同時,重點整治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通過采取活性炭吸附和光氧催化工藝對7家表面涂裝、有機化工企業進行了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對26家汽車噴烤漆房進行了拆除和治理,全區6家球團企業、6家磚廠、2家電廠實現了煤炭、精粉、球團等物料全封閉作業,有效抑制了揚塵污染。水污染防治。全區涉水企業中有6家廢水排放企業,污水達標排放。全區共有2座城鎮污水處理廠,分別是葛洲壩水務污水處理廠和洋河南污水處理廠。目前,污水處理廠管理規范、穩定運行,自動在線監控設施運行正常。強化飲用水源地保護,科學編制飲用水源地保護規劃,2018年完成了樣臺水源地保護區劃定工作,同年6月底獲省政府批復,并制定了《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為確保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100%達標,投資150萬元,在樣臺水源地保護區及農村飲用水源井周邊設置宣傳、警示燈各類標示牌421個,使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管理更加規范完善。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100%達標。
公 安 工 作
【2021年刑事案件情況】立案情況:共立刑事案件1734起,其中,盜竊案563起、搶劫案2起、搶奪案1起、詐騙案507起(電信詐騙277起)、殺人案4起、傷害案41起、強奸案8起、毒品案20起、經濟案件65起、其他案件523起。破案情況:累計破獲往年、當年案件751起,其中,盜竊案60起、搶劫案2起、搶奪案1起、詐騙案50起、殺人案3起、傷害案43起、強奸案6起、毒品案11起、經濟案件14起、其他案件561起。抓獲人員情況:共抓獲843人,其中,男793人、女50人;18周歲以下23人、26歲以下88人、36歲以下234人、60歲以下472人、60歲以上26人;文盲26人、小學初中601人、高中163人、大專以上53人;本縣市767人、省內其他縣市25人、外省51人;國家公務員8人、企事業人員32人、職工67人、農民181人、學生10人、個體工商戶76人、無業468人,其他1人。
交 通 管 理
2022年度,共查獲處理各類交通違法行為93728起,查處酒駕399起,其中包括醉駕165起。清理、扣留“僵尸車”286輛,行政案件38起,刑事案件193起,交通事故4252起,死亡49人,受傷289人,經濟損失327萬余元。
?版權所有:張家口市宣化區人民政府???制作維護:張家口市宣化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冀ICP備09047917號 |
![]() |